摯愛的家人或伴侶離世後,當我們再次回到和對方一起生活過的那個家,面對滿屋子的家具、擺設,腦中總是不自覺浮現和對方一起生活的模樣。
我們曾一起坐在這張沙發上、手裡捧著同款式的馬克杯,腳下踩著軟而舒適的地毯,一起對著電視裡播放的有趣電影笑得開懷。也曾一起去賣場購物,一同為房間裡的窗簾精挑細選,床上擺著你從小蓋到大的那條毯子,和睡了無數個夜晚的枕頭,上頭彷彿還殘留著些屬於你的味道。
但這些東西的主人不會再回來了。
從今以後,推開家門再也看不見你的身影。你最愛的那張椅子上落了灰、屬於你的牙刷也積了塵,就連你生前精心照顧的盆栽也生了枯葉。一切的一切都在強調著你不會再回來了,只有滿室的物品不停地在我們的腦海中播放著與你的回憶。
觸景傷情卻又捨不得割捨,該怎麼做?
面對那些充滿與往生者回憶的物品,剛剛面臨失去摯愛的悲痛地人們經常無法鼓起勇氣面對和處理它。
但這並不是一種怯弱。
面對如此大的打擊,我們應該先給自己一些時間去平復心情,不用急著去處理,否則很有可能因為過於衝動不想再觸景傷情,而將往生者留下的東西一股腦地全部丟掉,導致過了幾個月冷靜下來後,想在找出充滿回憶的物件來懷念對方時已經來不及了。
整理遺物是一件大工程,可能比過年時的大掃除還要更加棘手,因為每一個物件都被附加了對往生者的思念,以及希望對方有一天能再回來的願望。但人死不能復生,這是不變的真理。雖然殘忍,但活著的人還是要繼續生活,這樣才能對得起我們與往生者之間的曾經。
我們因為相遇而成為更好的自己,也因為告別而成為更堅強的個體。
最好的整理時間是往生者離開三到六個月後,親屬再開始著手進行遺物的整理。
三到六個月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時間範圍,而是看每個人對這件事的接受度。
假如您還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,當然可以再將時間拉長一些,等到有了面對的勇氣後再來處理這些。從悲痛到接受的過程有的人很長有的人很短,但無論何者都沒有錯更無關愛的多寡,只是接受能力不同而已。
等到認為自已已經能接受事實後,再來處理對方的遺物。依照自己的步調進行就可以了,並不會有人責怪您的。
甚至有些案例在往生者過世後,將對方原本的房間一放就是好幾十年,在這段時間中都沒有勇氣去打開整理,心中某處始終拒絕接受對方不會再回來的事實。
如果能透過整理遺物,讓家中出現更多空間,從而提升生活品質的話,往生者肯定也會感到高興的。
一、不需要、丟了也無所謂的。例如:往生者穿過的舊鞋子、舊襪子等。
二、丟了好像很可惜,但已經用不到了的。例如:全新的衣服、家具等。
三、充滿價值、回憶,不能沒有的。例如:往生者的日記、相簿等。
第一類物品可以直接丟棄,但要注意,若是有大型家具需要丟棄,應要向連絡各縣市環保局或清潔隊進行處理。此外,若有抗癌、免疫抑制藥物、抗生素、管制性藥物或賀爾蒙藥物等,為避免汙染環境,需作為醫療廢棄物送回醫院或有回收藥物的診所及藥局進行處理。
第二類物品則較難處哩,建議可以找一個箱子,將第二類物品先放進裡頭,並為自己訂個期限,例如半年,要是半年內都沒有打開來的話就可以丟了。
第三類物品則可以好好的收藏著,珍貴的東西並不一定是指金錢價值上的,更多時候可能是指情感層面上的。只要看著這個東西,就能讓人想起自己和往生者之間的回憶,這便是一種珍貴。
人與人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,因此感謝對方曾經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,使我們成為了今天的「我」。
死亡是生命必經的路,卻不是終點,而是下一段旅途的起點。整理遺物這件事除了是在目送往生者的啟程外,同時也是我們成長的路程。
回憶永遠都在心中不會消失,我們將懷抱著這份無形卻巨大的愛繼續生命的旅程。